常和一些料理人聊
那些跟你抱怨味道太重的客人
是否會是常客?
台灣景氣下滑多年了
收入少又對未來沒願景
自然減少外出用餐的次數
習慣吃家中清淡味的人
久久才外出用餐卻東嫌西嫌味道重
台灣是全世界最清淡的食物味道的原由
近年連小吃麵攤也淪陷了
金華炸醬麵店
60年代末從金華街金山南路口現摩斯騎樓人行道
到對面兩坪不到的小店面客人用餐依然在人行道
到金華街司法院華光社區
到今天潮州街上
吃了40年
現掌杓的那有點帥氣的第二代也40好几了
當年沒名稱沒招牌的小麵店
80年代我在BBS上的food stuff 定名為金華麵店
我一再稱道這家的炸醬麵台北絕味
甚至在當年我偏愛這麵店超過老廖在的廖家牛肉麵
想不到搬到潮州街掛出招牌了
金華炸醬麵店
搬家後久依然常去
几乎每回一樣
蛋包福州丸湯
蒜味滷大腸及油豆腐
之前有豬腳現沒了
豬頭皮也OK
一定一碗炸醬麵
前几回吃時有感覺豬油少了味道也變淡
在想或許加少了
這回肯定了
是改變了
油及味道都降了
這樣的炸醬麵層次全消失了
再點一碗麻醬
依然
默默的買單走出門
七點
毛毛細雨經過金華街上的廖家牛肉麵沒有一個人在排
隨到隨吃
吃不下了
走到摩斯旁的政江號
一碗花生湯
不甜
花生不綿帶點口感
現在的人飲食到底怎麼回事了
走到永康牛肉麵
30多年來依然如一重口味
毛毛細雨中撐著傘排的3,4十人
心中
原來還有不少識貨人
原來Kin誤會了
降低台灣餐飲水準的人不是那對嫌麵包冷被你大聲罵的客人
兇手是
解嚴後阿輝以降
尤其是那些口口聲聲愛台丸的政客
連嫖妓買春都是愛台丸的台灣之孫要競選
愛台丸愛到海角不知還有多少億的台灣之子貪污犯聲音誰都怕
因為怕的人
或許都想有為者亦若是
潮州街金華炸醬麵店~~醫學系和法律系在學習過程本質沒什麼不同